“红军不惧怕远征的艰难”,其中一个“难”字,深刻地揭示了那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所承载的艰难险阻。
我们对此不能掉以轻心。在漫长的长征之路上,有一位名叫王泽南的女红军,她以女性独有的韧性,尽管脚踏着缠足的“三寸金莲”,依然历经磨难,穿越雪山、草地,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万里长征,这更是非同寻常的考验。
王泽南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的上五保王家湾,家境十分贫寒。幼年时,她失去了双亲,姑姑将她送到另一个家庭,成为了一名缠足的童养媳。直到23岁,那年她决心逃离丈夫的束缚,凭借着那双娇小的脚,她大胆地趁夜出逃,踏上了一段艰辛的旅程,越过了巍峨的秦岭和险峻的巴山,最后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,担任了红四方面军妇女工兵营的政治委员。
妇女工兵营是红四方面军所独创的一个组织。这个营地由三个连队组成,约有四到五百名女性战士,主要负责缝制军服、制作军帽、编织绑腿以及鞋子,保障部队的物资需要,承担后勤运输的重任,这无疑是红四方面军后勤战线上一面鲜艳的战旗。
展开剩余67%1935年春天,王泽南随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陕南边区,随后参与了长征。在这段时间里,妇女工兵营被分为两部分,王泽南和营长林月琴(后来成为了罗荣桓元帅的妻子)各自负责一个妇女运输连,运送粮食、布匹、军衣以及枪支弹药等必需品。
谁又能想象,一个连普通男性也觉得艰难的长征,一位绑着三寸金莲的女性,竟然能够肩负起运输物资、行军打仗的重任,这需要多么非凡的毅力和勇气。
在漫长的征途中,王泽南凭借着她的“三寸金莲”,勇敢地跨越草地、涉过急流、攀登雪山……她带领的100多名女战士,没有在甘苦与艰险的面前退缩,反而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运输任务。
每天晚上,队伍在完成任务后,将大米卸下,堆在一起,彼此依偎进入梦境。而王泽南却常常坐在一旁,轻轻揉捏着自己那双疲惫的小脚,总是难以入眠。
穿越草地时,王泽南为了寻找可口的水源和野菜、蘑菇,总是亲自带头,带领女战士们在险象环生的草原上开路,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。
在雪山之中,王泽南迈着她的“三寸金莲”,用自编的歌谣激励着战友们,一步接一步,稳稳向前,运送弹药和粮食。面对骤降的冰雹,宛如从天而降的“子弹”,她与女兵们迎风而上,毫不畏惧,谁也没有后退一步。
当过泸定铁索桥时,女兵们在面对湍急的流水和摇晃的铁索时感到头晕目眩,而王泽南毫不犹豫,迈开那双小脚,大步走上桥面,勇敢通过铁索桥,令人敬佩不已。
在长征中,王泽南的双脚因伤而溃烂,伤口处甚至滋生了蛆虫。然而,她那双“三寸金莲”并未动摇她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。她用意志力忍受着剧痛,凭借那双小脚征服了浩瀚的山河,完成了这一世所罕见的万里长征。
多年后,当人们问王泽南是什么支撑她走过这段艰难历程时,她轻描淡写地说道:“世人总说长征艰难,但只要心中有信念,这些险阻也是可以承受的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